页眉小字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董广林:饲料企业频繁降价的背后,真的是猪少了吗?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8-06-10 22:56作者:董广林来源:尚果农牧

这段时间行业内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出现了大饲料集团短期内两次调价的现象,这种现象的背后是猪少了?还是准备打价格战的前奏?亦是其他原因呢?


几个事实:


原料成本的下调,作为常规的饲料产品成本是降低的,那么下调价格是正常的策略。


现在猪价低,很多猪场使用饲料已经开始实行新的方式,比如多加些糠,面对不给力的猪价,甚至有一部分猪场已经开始在育肥后期不适用饲料了.........


养殖结构发生了大的变化,其供应链和采购环节也发生着变化,自己收购的猪场肯定不愿意别的饲料企业染指,加上一些饲料企业实行的金融政策、放养政策等等,广开渠道,以保销量。


一些跳槽出来的小团队或者有技术服务背景的团队开始涉足饲料板块,甚至一些兽药企业也开始进军饲料板块..........


据我们自己得到的可靠数据,很多饲料企业已经出现了40%—70%的销量下滑,那么这些下滑的饲料销量哪去了?


在这些事实因素的影响下,饲料企业利用降价期望提升销量的方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需求变化:


饲料的销量与自己客户的需求变化息息相关,当你不能适应或者满足客户的这种需求变化的时候。


客户的选择也就很简单了,那就是去选择能满足自己需求的人和企业合作。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商业现象,没有什么理解不了的。


猪真的少了吗?


大部分饲料企业销量普遍出现下滑,真的是猪少了吗?猪可能少了,但是还不至于少的那么多,因为我们目前大部分养猪企业的生产成绩是上升的。


特别是在现在的猪价下,很多猪场老板的认知层次以及对于猪场的经营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以前的关系料、赊欠料、人情料...........已经在逐步的丧失其稳定度。猪场老板的认知层次变化必将影响他们的决策及行为,包括猪场的运营和采购决策及标准。


而大部分饲料企业长期以来太注重营销及促销的习惯,造成了服务能力及客户思维的匮乏,进而造成了对于客户需求和满足度的错位,进而一步步的让客户抛弃。


在教头看来,大部分饲料企业的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服务及满足能力的错位和脱节造成的客户流失,与猪是真的多了还是少了的关系并不是太大。

website qrcode

扫描查看手机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