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饲用蛋白源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4-09-09 15:33来源:中农颖泰,生物饲料添加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随着规模养殖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饲料的需求不断扩大和苛刻。这使得饲料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在饲料组成中,蛋白源是至关重要的必需部分。厂家对蛋白源的合理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本文对目前常见蛋白源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简单综述,以期为饲用蛋白源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 动物性蛋白源 1.1 鱼粉 鱼粉具有蛋白质含量高、所含必需氨基酸齐全、营养因子含量丰富、易被动物消化吸收适口性好等众多得天独厚的优点,是目前养殖领域应用面最广的动物性蛋白源。即便如此,鱼粉也有其不可忽视的缺点:(1)鱼粉价格颇高,且随着全球渔业资源的衰退,鱼粉产量逐年下降,而我国鱼粉大部分依靠进口,因此鱼粉的价格和数量对我国养殖业的影响较大;(2)鱼粉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会产生生物胺(如尸胺、精胺、亚精胺、腐胺等),该类物质为动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3)由于加工鱼粉的原料包含高磷物质,因此鱼粉含磷一般较高,会为动物生长及其环境带来危害(如水产养殖的水体富营养化);(4)近期从进口鱼粉中屡次检测出沙门氏菌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1.2 肉粉与肉骨粉 我国动物下脚料资源较丰富,但利用率却很低。目前,国内企业正加大这些资源开发利用,加工成肉粉或肉骨粉。肉粉和肉骨粉粗蛋白含量较高(一般在50%以上),其氨基酸组成中,甘氨酸、精氨酸、脯氨酸含量较高,但色氨酸含量很低,色氨酸是重要限制性氨基酸这也是肉粉和肉骨粉的不足之一。肉粉粗脂肪较高、粗灰分低,肉骨粉则相反。肉粉和肉骨粉的盐分含量不稳定,变幅较大,在进行饲料加工时必须充分考虑其用量和食盐含量,避免成品中盐分过高,造成畜禽中毒。 1.3 羽毛粉 羽毛粉可广泛用于畜禽水分等高蛋白饲料,其蛋白含量高,可达80%。虽然羽毛粉氨基酸组份比较齐全,除赖氨酸、蛋氨酸低于鱼粉外,其余微量元素均高于鱼粉,且胱氨酸的含量居所有天然饲料之首,但其可消化率较低。Wang等(2006)研究发现,当羽毛粉替代鱼粉量达10%-30%时,黄姑鱼的特定生长率和体重增长量都显着下降。因此在使用羽毛粉做蛋白源时,应以动物的实际生长指标作为参考,合理搭配。 1.4 血粉 血粉粗蛋白含量很高,往往超过85%,赖氨酸含量高达10%左右,且可利用率超过80%,其缺点是氨基酸组份不平衡,黏性和适口性较差。血粉加工工艺要求严格,血粉原料未经杀菌加工不可直接用于饲料的加工和混合。从目前的使用面来看,血粉应用领域主要在水产养殖。 1.5 昆虫蛋白源 昆虫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类群,其繁殖率高、数目庞大,是很具开发潜力的优质蛋白源。大部分昆虫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具有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纤维等特点。昆虫粗蛋白含量为18%-73%,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0%-30%,占氨基酸总量的 35%-50%,其蛋白质中氨基酸组分分布比例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FA0)制定的必需氨基酸比例模式。目前用于昆虫源蛋白饲料研究与开发的种类主要包括:鞘翅目(黄粉虫、弯齿琵甲等)、直翅目(蝗虫、蚱蜢等)、双翅目(家蝇、蝇蛆等)和鳞翅目(豆天蛾、蚕蛹)等。 2 植物性蛋白源 2.1 豆粕(饼) 豆粕(饼)类蛋白含量一般为43%以上、氨基酸组成较好、价格合理、资源丰富,是目前应用面最广的植物性蛋白源。目前,豆粕(饼)类物质已广泛使用于畜、禽、水产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空间。但豆粕(饼)适口性较差、大豆抗营养因子较多,会给动物(特别是幼龄动物)带来肠道应激反应,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和使用量。 2.2棉(籽)粕 棉(籽)粕中赖氨酸、蛋氨酸和半胱氨酸含量较低,棉酚含量高。因游离棉酚和赖氨酸结合会降低饲料中的赖氨酸的生物有效性(Robinson等,1984),因此,在饲料应用中棉(籽)粕的添加量受到棉(籽)粕中游离棉酚和赖氨酸含量的制约。 2.3菜(籽)粕 菜(籽)粕蛋白质在植物性蛋白源中要比豆粕和棉(籽)粕低,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及利用率也要低,且含有蛋白酶抑制剂、植酸、单宁酸、芥子酸、芥子油苷和异硫氰酸盐等抗营养因子,影响其适口性和营养价值,因此应用面较小。 2.4 玉米蛋白粉与小麦蛋白粉 玉米蛋白粉与小麦蛋白粉具有蛋白质含量高、纤维含量较低、抗营养因子少、维生素B族、维生素E及矿物质含量丰富,是较理想的植物蛋白源,其价格相对其他植物性蛋白源较高,使用量一般不大。 2.5 发酵豆粕(菜粕、棉籽粕) 随着生物技术特别是微生物发酵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发酵类产品的生产工艺逐步成熟化,发酵豆粕(菜粕、棉籽粕)已被畜牧行业所认可。微生物发酵技术不仅可以很好的去除底物(豆粕等)中的不利成分(抗营养因子、不良寡糖等),还可以提高粗蛋白含量,改善动物肠道健康,加上发酵豆粕(菜粕、棉籽粕)的价格优势,使得该类产品被认为是鱼粉的最佳替代品之一。 这三种粕类原料,因豆粕的氨基酸组成、营养成分、安全性等各方面的优势,是目前该类产品中市场占有率最高、应用面最广的产品。但由于目前国家对该类产品的评判标准尚未完全统一和明确,少数不负责任企业趁机以次充好、鱼目混珠,使得市面上该类产品良莠不齐。该类产品的质量评判体系及市场次序的建立和完善,仍需时日。 2.6 其他植物性蛋白源 除上述植物性蛋白源外,常见的植物性蛋白源还包括土豆蛋白粉和榛子粉等,其应用量因受到诸多原因限制(原料供应、土豆碱等),其应用面不大。 3 单细胞蛋白(SCP) 单细胞蛋白(SCP),又称微生物蛋白,是指酵母菌、真菌等非致病性细菌等单细胞微生物体内所产生的菌体蛋白质。单细胞蛋白严格来说,不是一种纯蛋白质,而是由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酸、维生素、无机化合物等组成的混合细胞质团。单细胞蛋白(SCP)粗蛋白含量高一般为 40%-80%,氨基酸组成齐全,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脂类、矿物质及丰富的酶类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如辅酶A、辅酶 Q、谷胱甘肽、麦角固醇等),是-类新兴的优秀蛋白源。单细胞蛋白(SCP)生产工艺要求苛刻,且受菌种种类影响,其基酸成分往往不平衡,一种或多种氨基酸含量不足。因此,目前尚未大规模生产与应用。 4 总结与展望 饲用蛋白源种类繁多,这给了饲料企业和养殖户广泛的选择空间。从目前的市场价值来看,选择最多的是鱼粉和发酵豆粕。鱼粉作为动物性蛋白源,具有自身不可替代的优势。发酵豆粕行业的兴起,主要原因是:(1)微生物技术的进步和成熟,为豆粕的的生产和加工提供了技术支持,高效的微生物菌株以豆粕为底物进行发酵有效地解决了豆粕类产品最大的应用障碍--抗营养因子;(2)微生物的添加使得发酵豆粕中富含单细胞蛋白,有机的将植物性蛋白源和单细胞蛋白结合起来;(3)有益菌和其生长代谢产生的有益因子对动物健康具有积极作用。由于发酵豆粕生产加工中,发酵可选菌种众多(酵母菌、乳酸菌、芽孢杆菌、霉菌等),发酵工艺多采用固态发酵(具有工艺成本低、后期处理简单、污染小等优点),因此其应用与发展还有很好的上升空间。目前该类生产厂家多采用多菌株联合发酵,充分利用不同菌株的优势,完善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效果显着。 在选择蛋白源时,应以饲养对象不同而进行不同组合和搭配,植物性蛋白源原料充足、价格低廉,可科学的对动物性蛋白源进行替代和补充,有利于降低养殖成本,改善养殖质量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其优势还将进一步得到体现,将为养殖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章分类:
饲料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