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眉小字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应该怎么看双胞胎收购金新农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8-06-01 15:04作者:王中来源:谋易智造

很多朋友给我留言,说上一篇意犹未尽,想听我进一步分析。这些人,还真不怕事大,做这种分析,虽然我们力求客观,但当事者未必高兴。不过,为了满足大家的愿望,我再“浅浅地”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吧。

一、创始人“金蝉脱壳”

昨晚,一个朋友跟我聊天,说一定要不负此生,做一家上市公司。做企业的人不管境界如何,方向如何,这些年观察,很多人是把上市当作人生的目标和成功的标志之一。

上市有两大好处:第一是可以迅速放大财富。在中国,上市了,几十倍的市盈率是没问题的。也就是说,一旦上市,你的财富可能会增长几十倍、上百倍,这的确足够诱人。第二个好处是,上市了,你就可以低成本的融到很多资金,可以实现因资金不足无法实现的伟大宏图。所以,很多企业上市的那一天,也就是大肆扩张的那一天。

“金新农”上市了,上市的还比较早(2011年),但很可惜,扩张做了,但经营上显然并不如人意。从饲料销量上看,2011年上市时的销量是约38万吨,而到2017年底,销量是约77万吨,6年时间翻了一番。对于基数只有30多万吨的一家上市公司来说,显然并不理想。

第二个是利润也低。我们只截取一个数据就知道了:2016年是猪价暴涨的一年,“温氏”的利润达到了历史最高,斩获了净利润近118亿元。而同期,“金新农”的毛利是2.82%。也就是说,在养猪业最好的时代,它也没赚到多少钱。所以,上市6年了,最好的机会都过去了,市值没做上去,规模没做上去,钱也没赚多少,创始股东们自然心灰意冷,想金蝉脱壳了。

这可以理解,累了,想歇歇。

二、资金链堪忧

有了钱当然要投资:2013年,金新农大力开辟贸易业务;2015年完成盈华讯方重大资产项目重组;参股新大牧业,控股华扬动保,成立有极信息公司、前海大易。当然,还有生物产业园、武汉天种等。这些投资,既有下游的养猪、种猪业,也有信息和互联网产业。跨界很大,却收益很低。

养猪业的真正低潮还没有到,行业亏损仅仅几个月,“金新农”2018年第一季度的季报就显示潜亏。养猪业进入低谷期就是烧钱的时候,这才刚刚开始,哪有那么多钱去烧?所以,这个时候找个有钱的主儿是最好的事情。

三、“双胞胎”就是个有钱的主儿

饲料行业最赚钱的企业是哪一家?恐怕没有能比得上“双胞胎”了。这家企业连续多年净利润都超过10个亿,2017年更是斩获约16亿。所以,说“双胞胎”是个有钱的主儿一点也不为过。这次的交易额也就是不到20亿,大致也就是“双胞胎”2017年的利润多一点。用一年多一点时间赚的钱取得一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对于“双胞胎”来说,算不算一个大事?我想不算。

一个缺钱,一个有钱,所以,一拍即可,成交!

四、有机会,不上白不上

从“双胞胎”过去几年的轨迹上来看,“双胞胎”并不想上市。因为,上市其实就是“公众化”的一个过程,而“双胞胎”实际上在做“私有化”和“家族化”。从这一点上来看,不知道是不想上市,或有什么原因导致上市有阻力。反正,看起来不是想上市的样子。而且,“双胞胎”也没有对外透露要上市的意愿。

不过,上市有好处,不上白不上。这次,收购“金新农”股权的其实并非“双胞胎集团”,而是“双胞胎控股”。这家公司有14个法人和个人股东,注册资本是5600万人民币。最后一次变更是2016年3月。鲍洪星夫妇持股比例合计近53%,如加上鲍洪萍和华磊,总持股超过78%。

以前不想上,不代表有好的机会不抓住。“金新农”缺钱,“双胞胎”有钱,而且“双胞胎”能赚钱。如果“双胞胎”这样的企业进入,机构会十分看好“金新农”。而且,本身“金新农”的盘子就很小,总市值只有33.5亿。这样的小盘股有了新题材,股价很快就被炒上去。但从潜在市值上来看,“双胞胎”的投资很快会赚回来,这是个只赚不赔的交易。

五、大概率会实现双赢

总市值只有33.5亿的盘子,出让近30%的股权,按目前市值大约应该是10个亿的交易,而“双胞胎”拿出近20亿获得了控制权,“金新农”的创始股东们可以以一倍的价格退出,这也算是双赢。

除了本身这次交易是双赢,后续业务的优化和重组还会出现一加一大于二的结果。“双胞胎”的粮食贸易做得好,这是不争的事实,“金新农”有70多万吨的饲料销量,有了更便宜的原料,会提升“金新农”的产品成本优势。

不过,我还是觉得,除了“借壳”这个最快进入资本市场的原因外,“双胞胎”五年新战略中要养1000万头猪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金新农”旗下投资有“武汉天种”,去年销售种猪近11万头,其中纯种15000头。净利润率2016年是29%,2017年是20.5%。员工收入在三年内实现了翻番。从经营的角度上来说,“武汉天种”这几年收获不菲。

“金新农”的年报显示,2017年出栏37.48万头,去掉“天种”的近11万头,那么估计“河南新大”的出栏量应当在26万多头。恐怕这也是“双胞胎”想要的。

“双胞胎”在下一个五年计划中要养1000万头猪,种猪从哪里出?技术从哪里出?技术人员从哪里出?虽然,“金新农”年出栏只有不到40万头,毕竟这是个不错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1000万头的目标就好办了,不能总是饲料换仔猪,那只是权宜之计啊。


结语

行业进入了一个洗牌和重组的时代,“双胞胎”和“金新农”只是拉开了序幕而已。未来,这种事情会越来越多。“资本”、“资源”、“人才”三个要素,会不断以新的方式结合,那时候,中国的猪业才是一种新景象。不过,这种新景象不会属于所有人。


website qrcode

扫描查看手机版网站